根据《广东省司法厅办公室关于开展第十批“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(社区)”命名推荐工作的通知》要求,鹤山市按照创建活动标准,积极组织开展创建活动,有力地推动了基层依法治理。在审核推荐的基础上,鹤山市司法局对上报材料进行了审查,拟推荐鹤山市龙口镇霄南村申报第十批“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(社区)”,现将有关情况予以公示。
公示时间从2025年8月28日至9月3日,如有异议,
请如实向市司法局反映。电话:8889113。
附件:龙口镇霄南村创建基本情况及成效
附件:
龙口镇霄南村创建基本情况及成效
近年来,霄南村在龙口镇委镇政府的领导下,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、三中全会精神,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,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,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、法治乡村建设的总体部署,进一步深入推进基层依法治理,以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为目标,坚持法治、德治和自治相结合的工作理论,不断推进组织建设、民主建设、法治建设,将霄南村打造出一个融历史文化、红色党建、法治内涵为一体的法治宣传阵地,营造浓厚的法治宣传氛围,切实提高村民的法治意识和法治素质。
一、基本情况
鹤山市龙口镇霄南村以文化为魂、产业为基、生态为要、治理赋能,汇聚各方力量共建,推动古村焕发新活力,先后入选广东省“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”首批典型村名单、广东省乡村振兴示范村首批创建名单,2021年获得“广东省民主法治示范村”称号。
二、主要做法
(一)建强阵地,构建法治乡村新格局
一是构建法治文化阵地。龙口镇在霄南村建成法治体验馆,营造浓厚的法治文化氛围。该馆位于霄南高水党群服务中心,面积约200平方米,设置了普法微课堂直播间等法治宣传阵地,通过法治讲座、以案释法、面对面访谈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,多渠道开展普法宣传。
二是用好“智慧表决云平台”。“智慧表决云平台”广泛适用于农村“三资”范围事项的表决,为村民议事提供线上表决方式。龙口镇将该平台的使用经验进一步推广到霄南村,以智慧法治“小切口”驱动全过程人民民主“大场景”、提升乡村治理能力。
三是做优“法律明白人”培育工程。霄南村积极吸纳热心人士组建了一支“法律明白人”队伍,针对村民的需求开展农村普法工作,有效破解农村法律服务人才资源匮乏、村民群众法律需求得不到满足等突出问题。
(二)以文化人,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
一是霄南村依托古鲜卑文化、祠堂文化、源氏家训等资源,升级改造霄南鲜卑古村落文化馆。文化馆设鲜卑馆、村史馆、丹心馆、图书室、研学活动室和旧物展示长廊等,展示霄南村的鲜卑历史与文化底蕴,暨南大学、五邑大学先后在霄南村挂牌成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基地。
二是霄南村源氏先祖源贺是北魏名将,以勤勉职守、廉洁自律闻名于世,其遗训成为了源氏家族千百年来的家训,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家风教育名篇,入选中纪委《廉史镜鉴》。源氏家规共有八则——“敦伦”、“亲族”、“勉学”、“勤职”、“立品”、“节用”、“睦邻”、“和众”,对后人影响深远。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2017年刊登了专题文章《以“奉公不挠”看源氏家风》,2018年播出了霄南源氏家风专题片——《广东鹤山霄南源氏:敦伦尽孝 立德树人》。如今,这种传统家规已经融入了现代社会,成为了鹤山市推进“百千万工程”的样板项目,也成为了打造“禾美”鹤山调解品牌的村级样板。
(三)创新推进乡村治理模式
一是霄南村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,将特色家训家规、“光伏+农房”风貌管控等内容融入村规民约,列入村民关注事项的正负面清单,完善自治联动机制。
二是全面铺开“积分制”活动,推行诚信红黑榜。2024年7月,通过开展“攒积分树新风,争当移风易俗倡导者”宣传活动,呼吁村民以实际行动来抵制高额彩礼、厚葬薄养、低俗婚闹等陈规陋习,引导广大村民积极参与支持移风易俗有关工作,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风气。
(四)警网融合,激发基层治理新活力
一是在霄南高水党群服务中心建设“警网融合”工作点,探索建立“1+1+N”工作模式,即1名民警或辅警+1名网格员+N名“两委”干部、驻村律师、志愿者等多元化综合力量,组成警网联动小队,进一步凝聚群防群治力量,全面加强信息采集、矛盾调处、隐患排查、治安防范等工作,切实提升霄南村基层治理效能。
二是龙口镇持续优化“雪亮工程”建设,筹措28万元在霄南村主要道路和治安盲点位置加装了25路治安监控高清摄像头,新装5个智能交通导闸,引入5G高速网络传输数据,组建起智能网格化监控系统。2024年7月,龙口镇完成霄南智慧网格中心建设,中心设有监控显示大屏,工作人员可随时动态掌控霄南全网格情况,实现网格信息实时收集和互联互通,推动“雪亮工程”平台从“建好”转向“用好”,极大地提高了霄南村的社会治安防控水平。
附件:
相关稿件: